古人开学那些事儿__新闻频道——漯河网-漯河市委、市政府唯一重点新闻门户网

古人开学那些事儿

来源:漯河日报 时间:2023-08-31 09:40:00 点击: 今日评论:


    开学典礼
    开学代表新的开始,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将成为孩子人生中崭新的起点。
    在古代,新生入学有隆重的开学仪式,入学礼被视为人生四大礼之一,与成人礼、婚礼、葬礼相提并论。古代的儿童入私塾读书,称为“开书”“破学”“破蒙”等,根据《礼记》流传下来的开学仪式则历经千年未改。
    古代的开学典礼包括正衣冠、行拜师礼、净手净心、开笔礼等环节。
    据《礼记》记载:“礼义之始,在于正容体、齐颜色、顺辞令。”讲究礼仪要求先从自身言谈举止开始,做到衣着整洁、表情端庄、说话和气。因此,古代开学仪式的第一课即是正衣冠,古人认为“先正衣冠,后明事理”。入学时,新生要一一站立,由先生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,然后学生排着队到学堂前集合,恭立片刻后才能在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学堂。
    步入学堂后要举行拜师礼。学生先要叩拜至圣先师孔子,双膝跪地九叩首,然后是拜先生的三叩首。
    拜完先生,学生向先生赠送六礼束脩。指的是古代行拜师礼时,弟子赠给先生的六种礼物:干肉条(感谢师恩)、芹菜(勤奋好学)、莲子(苦心教育)、红枣(早早高中)、桂圆(功德圆满)、红豆(红运高照)。束脩礼一直沿袭至明清,虽然后世送的礼物已不尽相同,人们却一直把送给先生的酬劳称为束脩。先生在收下束脩后,会回赠《论语》《孟子》等礼物,同时带领学生齐颂《大学》首章,强调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”的意义。
    行过拜师礼后,学生要按照先生的要求,将手放到水盆中净手。净手的做法是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,寓意在于净手净心、去杂存精,希望学生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、心无旁骛。
    开笔是中国古代对少儿开始识字、习礼形式的称谓,古代读书人只有开笔破蒙后方可入学读书。这是开学礼的最后一道程序,包括朱砂开智、击鼓明智、描红开笔等。朱砂开智是由先生手持蘸有朱砂的毛笔,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颗红痣,因为“痣”与“智”谐音,寓意学生从此开启智慧、目明心亮,日后的学习一点就通;击鼓明智的传统来源于《学记》“入学鼓箧,孙其业也”,意在通过击鼓声的警示,引起学生对读书的重视;描红开笔就是学生在先生的指导下,学写人生的第一个字人,寓意做学问首先要堂堂正正地立身做人——一撇一捺,古人把人字造得如此简洁,却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。据《中国教师报》
    怎么交学费
    早在夏、商、周时期就有了学校,但学在官府是当时文学教育制度的特点,学校既是教学场所,更是进行政治活动的地方,只有贵族子弟才可以去读书。
    到了春秋时期,孔子提出了“有教无类”“天子失官,学在四夷”的教育理念,并且开始创办私塾。但孔子没有那么多钱怎么办?孔子办学到底收不收学费?据《礼记》中记载:“其以乘壶酒、束脩。”
    “乘壶酒”是四壶酒,而“束脩”是十条肉干,在此很多人认为这就是孔子收的学费。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,孔子的教育理念是“有教无类”,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贵,他都愿意教。酒与肉干看上去似乎是学费,但实际上只是学生拜师的一点心意,若真穷得拿不出这个礼,孔子也不会拒之门外。
    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,私塾大多招的都是贫困生,学费非常低。实在付不起学费也没关系,先上学,学费的事情以后再说。于是很多学生在毕业后会留在私塾里打工一年,当还“贷学金”。他们留在学校帮助老师管理学校各项事务,相当于助教,闲时就挑水、劈柴、做饭。在此期间,学校只是不发工钱,但依旧管吃管喝管住。
     到了隋唐,科举代替了门阀制,再贫困的家庭,只要学生在科举考试中获得高分,同样可以做官。这个政策极大地刺激了当时民办学校的发展,很多家长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。唐代的佛教寺院也在招生,学费非常低廉,并且针对成绩优异的学生,这些学校还会给学生发奖学金。
    明清的学校主要是官办民助,由当地乡绅义士集资共建。这个时候,就得收取一定的学费用来给老师发工资。据载,在明清时期,一个学生每年交上80斤到120斤的小麦就可以充作学费。
    据《北京青年报》
    开学时间和入学年龄
    在古代传统的农业社会中,一切都以农事为主,农忙的时候压根没空搞教学,只有在农闲的时候才开学,所以古代有时一年会有三个学期,每个朝代还不太一样。汉代崔寔在《四民月令》中记载:“正月农事未起、八月暑退、十一月砚冰冻时。”三个开学时间中“八月暑退”与我们现代人开学的时间最接近,而“正月农事未起”也与我们现代春季开学的时间差不多。南北朝时,开学时间相对统一,主要是冬季入学。
    开学日期的选择,与学期的长短相关。短的三个月,是冬制入学;长的一年。以明代为例,一般从每年的腊月到次年三月。
    有了具体的开学时间,接着就要考虑入学年龄。我们现代人一般是六七岁入学,但在古代,入学年龄通常在八岁到十五岁之间。但也有人三十岁才读小学。
     漯河日报报综合
    古代的校服
    古代人对仪容很重视。学生在当时也有自己的校服——青衿,表示对老师的尊敬、对知识的尊敬。青衿也被称为青襟,《诗经·郑风》里曾写道:“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,纵我不往,子宁不嗣音?”这里的青青子衿指的是那个穿青衣的学子,《毛诗注疏》解释道:“青衿,青领也,学子之所服。”作者毛亨是汉代人,由此可见青衿的历史也是非常久远的。到了隋唐时期,青衿依然是学生的标配。
    这种情况到明朝初期稍有变动,据《明史·舆服志三》记载:“儒士生员监生巾服”。关于巾服的样式,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参与审定,多次修改,最后确定下来的款式为:“用玉色布绢为之,宽袖皂缘,皂绦软巾垂带。”
    此后,校服的样式几经变动。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期间,才确定下来“着青衣较好”,于是青衿再次成为官方规定的校服。由于古代服装十分讲究,是身份地位的象征。所以古代家长在孩子入学前,都会认真地为孩子制作一身符合身份的新校服。本报综合
    古代的书包
    古代的书包主要是包袱、褡裢和箧笥这几种。
    其中包袱是最简单的,只要有块布能把生活学习用品包起来背在背上就行了。
     褡裢是一种长方形布口袋,中间开口,两端装物,在古装戏中常能看到。褡裢有大小之分,大的可以搭在肩上,小的可以挂在腰带上,两端装纸、笔、砚台、印章印泥、信封便笺等需要随身携带的学习、生活用品。
    箧笥其实是箧和笥两种东西的合称。箧指的是小的箱子,笥和筐从字形上就能看出来,是指小的筐子。从外形来看,箧是方形的,浅而细密,多用来放纸本、书籍;笥是圆形的,深而稀疏,多用来收藏食物、衣服。
    据《北京晚报》
    勤学成语故事
    凿壁偷光:凿壁偷光,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,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。出自晋代葛洪《西京杂记》:“衡乃穿壁引光,以书映光而读书。”
    囊萤映雪:指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,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。后用以形容夜以继日,苦学不倦。出自元·贾仲名《萧淑兰》。
    闻鸡起舞:闻鸡起舞,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,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。《晋书·祖逖传》记述: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轻时很有抱负,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,总是慷慨激昂、满怀义愤,为了报效国家,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,拔剑练武、刻苦锻炼。
    悬梁刺股: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。典故一为《太平御览》卷三六三引《汉书》中的“(孙敬)以绳系头悬屋梁”,典故二为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所记载的“(苏秦)读书欲睡,引锥自刺其股,血流至足”。
    韦编三绝:本指孔子勤读《易经》,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;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,刻苦治学。出自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。
    程门立雪:旧指学生恭敬受教,现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。典出《宋史·杨时传》:“杨时见程颐于洛,时盖年四十矣。一日见颐,颐偶瞑坐,时与游酢侍立不去。颐既觉,则门外雪深一尺矣。”
    牛角挂书:牛角挂书,比喻读书勤奋,学习刻苦。《新唐书·李密传》:“闻包恺在缑山,往从之。以蒲鞯乘牛,挂《汉书》一帙角上, 行且读。”
    挟策读书:语出《庄子·外篇·骈拇第八》:“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。问臧奚事,则挟策读书,问谷奚事,则博塞以游。”策,写书的竹简。博寒,古代的一种游戏。后人便以“挟策”“挟册”“挟策读书”“挟策亡羊”“读书亡羊”表示专心致志地勤奋读书。
    漯河日报综合
责编:瘦马 编审:陈向党  终审:汪中东
 
  • 逐梦大湾区 沙澧向未来 ——我市在大湾区开展“双招双推”系列活动综述

  • 漯河:文旅文创融合加速“出圈”

  • 千亿产业领跑新“食”代

  • 秀水天来穿城碧 润泽螺湾幸福长

  • 项目强支撑 创新赢未来 扩大新优势 “舌尖上的产业”持续加速领跑
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
最新 / 新闻

一周 / 新闻排行



主办单位:中共漯河市委宣传部 漯河市互联网新闻中心 承办:漯河市广播电视台  豫ICP备05017908 
Copyright © 2000 - 2012 LUOHE.COM.CN. All Rights Reserved
漯河网 版权所有

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117号